又到了世界读书日,读书确实是大事。有人说,从一定意义上,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,一个人亦如此。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就是有了文字和阅读,纵观上下数千年历史,发达的文明无不有昌盛的文化教育和庞大的知识阶层,而书写和阅读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唯一渠道。《朗读手册》讲到:“阅读是消灭无知、贫穷和绝望的终极武器。”有资料统计,中国公共图书馆藏大约是人均0.5册,远低于1.5~2.5册的国际标准。有统计显示,中国人均年阅读量是5本,而日本是40本,以色列是60本。即使排除中国是农业大国的因素,国人读书太少也是不争的事实,确实值得我们警醒,民族复兴如果仅靠GDP的跃升,无异于镜花雪月。
知识改变命运,也毋庸讳言。读书首先是启蒙,韩愈劝子读书“人之能为人,由腹有诗书”,不读书何以为人!读书也是生存发展的必须,高考是敲门砖,各种职业证书、公务员录取、提职晋级,均需要读书。自从隋朝开科取士之后,寒门子弟才有了依靠读书上升的通道。直到今天,高考也仍然是平民子弟摆脱贫穷、改变命运的几乎唯一的路径。古人说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”今天也奉行“学而优则仕”,虽然庸俗,但不读书确实难以安身立命,更谈不上发展,所以也才有“凿壁偷光”、“囊萤映雪”和“头悬梁、锥刺股”。但这样的苦读确实无趣,实难久久为功、学有大成。
现在社会竞争激烈,有人说这是一个靠颜值、拼爹和比气质的时代。但颜值也不能永远保鲜。魏晋第一美男潘安,每次坐车出行,女粉们围堵萦车,老妪们掷果盈车,但潘岳姿容既好,才情亦佳;而奇丑的左思效岳遨游,老妪共乱唾之,委顿而返,愤而读书,终令洛阳纸贵。民国四大美男之首的汪精卫,家学深厚,其诗作“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。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”,不亦意气风发,脍炙人口。至于后来的反动与堕落,当是读书不透、道德不修使然。“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。面壁十年图破壁,难酬蹈海亦英雄。”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心怀天下,鞠躬尽瘁,方成就千古伟业。讲到拼爹,更不靠谱。即使名门之后,也需苦读才能成才:诸葛亮诫子书敦敦告诫: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,淡泊以明志,宁静方致远;曾国藩家书力倡勤俭谦的家风和有志、有识、有恒的读书之道,故曾家能人才辈出、福泽永昌。就是农村的草堂柴门,也会贴上“诗书传家久,耕读继世长”。对于绝大多数人,亲妈没有给予潘安或杨玉怀的美貌,亲爹也不是李刚或王健林,只能刻苦读书、勤奋工作。网上讲“体胖就要勤锻炼,人丑还须多读书”,虽是调侃,亦有道理。至于气质,倒是可以修养的,古人讲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“ 文,质彬彬”。但正如培根所说:“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,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,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。”为了装饰而读书的人,读死书死读书的人,即使学富五车,也只会轻薄乏味、可憎可厌,更配不上“气质”二字。
所以,在为稻粱谋为功名累而读书之余,还是要读有趣之书、为有趣而读书。陶渊明“既耕亦已种,时还读我书。”那种采菊东篱下、归来闲读书的高风雅致,多么令人神往。刘禹锡“数间茅屋闲临水,一盏秋灯夜读书。”乡居夜读的闲适与宁静,不也是最好的享受。古人讲“知书达理”,“仓廪足而知礼仪”,读书是成为君子的基础,温饱是安心读书的前提。网上讲今人的理想生活状态应该是“兜里有钱,手上有书,桌上有茶”,在这个手机不离手、无网不能活的现当代,也算差强人意了。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和读书环境,何不沏上一杯清茶,或端坐书斋,或闲坐窗前,或抱枕而卧,或斜倚沙发,甚至无妨来个葛优躺,捧一本书,与古人神交,与今人高谈,心弛天外,意达八荒,不亦快哉!
《岛上书店》里的女主人公到小岛书店探访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无人为孤岛,一书一世界”的小小招牌。书籍会为我们打开一个多姿多彩、深邃高远的世界,会为我们提供一个丰满有趣、醇厚有质的生活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人爱阅读友自多。开卷必有益,读书无竟时。